火烧圆明园发生于1860年10月18日至1860年10月21日。火烧圆明园在狭义上指焚烧圆明园,广义概念焚烧范围不仅只是圆明园一处,而是京西的皇家三山五园等,其焚毁的范围及程度远远比圆明园大得多。圆明园文物被掠夺的数量粗略统计约有150万件。

咸丰十年(1860年)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,占据圆明园。中国守军寡不敌众,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,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。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,下令烧毁圆明园。
3500名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,纵火焚烧圆明园,大火三日不灭,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、静明园、静宜园、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,安佑宫中,近300名太监、宫女、工匠葬身火海。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废墟。大火连烧3天3夜,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。
从文化角度看,圆明园的毁灭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空前惨剧。从历史的进程看,这一落后挨打的惨祸震惊了有识的中国人。圆明园浩劫后出现洋务运动,惨祸引来了民族觉醒和进步。灾难发生后的第二年即1861年,学习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的洋务运动便开始兴办,只是因阻力重重,国家“自强”的目标迟迟未达到,圆明园本身乃至整个北京、整个中国继续劫难不止。
圆明园,中国清代大型皇家园林,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华西路28号,占地350多公顷,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,由圆明园、绮春园、长春园组成,而以圆明园最大,故统称圆明园。圆明园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,还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,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。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,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博物馆。
圆明园大量仿建了中国各地特别是江南的许多名园胜景,其主要建筑类型包括殿、堂、亭、台、楼、阁、榭、廊、轩、斋、房、舫、馆、厅、桥、闸、墙、塔,以及寺庙、道观、村居、街市等;建筑平面布局共有38种。圆明园的园林造景多以水为主题,部分建筑包含大量宗教元素。
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60年代...
抗美援朝的原因:出兵朝鲜,可以...
九一八事变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...
明治维新是日本在封建社会向资本...
《黄埔条约》是在1844年10月24日清...
苏联解体是指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...
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凡尔登...
第一次鸦片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...
文艺复兴是指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...
高僧鉴真,不畏艰险,东渡日本,...
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...
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晚...
半殖民地是指国家和民族独立主权...
甲午中日战争,是指19世纪末日本...
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创新的智慧成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