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家思想,是古代一种思想流派,最早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,道家用“道”来探究自然、社会、人生之间的关系。道家思想以“道”为最高哲学范畴,认为“道”是世界的最高真理,“道”是宇宙万物的本源,“道”是宇宙万物赖以生存的依据。道家代表人物有老子、庄子、列子等。

1、道法自然。道家认为道是万物的根本,而万物都按自己的天性自然而然变化,不要过于刻意,“去甚,去奢,去泰”。
2、无为而治。所谓的无为而治有宽刑简政、休养生息。官无为而民自化,上无为而下有为。
3、清静为天下正。清静之道,自然之道。“处无为之事,行无言之道”高明的管理者要懂得:“不言之教”,有时无声胜有声。
4、虚其心。道就是虚,去除心中的念想、重重心事就是快乐;即让心虚着,没有心事,才能体验生命的乐趣。
5、正言若反。自然是阴阳对立统一的。“反动”-事物的发展一定是朝相反的方向运动。所谓:祸兮福之所依,福兮祸之所伏。
1、道家思想对现代科学的意义。随着现代科学的进步与发展,人类一步一步的靠近了真理,并通过这些发现的自然规律加以合理的利用,转化成为生产力,进一步提高了我们的生活品质,并推动了我们继续研究自然规律的热情,这一点,在道家思想里我们也能体会到古代道家的热爱自然,探索自然与当代人类在科学上的追求有着惊人的相似。
2、道家思想对现代经济的意义。道家思想的核心是“无为”,道德经中有“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”的论述,这里就体现出一种“无为”的哲学思想,“自然无为”即顺应事物本来的发展规律,不要强制去干涉、改变事物的发展进程,这对于市场经济下的为政者无疑是一种重要的启示,在经济活动中,我们不能过度的去干涉一些正常的经济活动,能够让经济体在市场中合理的竞争,以求得生存与发展,从而避免扰乱经济活动的规律,促进经济的繁荣。
老子
姓李名耳,字聃,一字伯阳,或曰谥伯阳,春秋末期人,中国古代思想家、哲学家、文学家和史学家,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,与庄子并称“老庄”。后被道教尊为始祖,称“太上老君”。
主张道之本性即是自然无为,自然无为乃支配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,也是人类应当信守的基本行为准则。出于对自然的推崇,老子也很推崇素朴和稚拙,认为“大巧若拙”,赞美婴儿“含德之厚”,主张大丈夫“处其实,不居其华”。
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60年代...
抗美援朝的原因:出兵朝鲜,可以...
九一八事变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...
明治维新是日本在封建社会向资本...
《黄埔条约》是在1844年10月24日清...
苏联解体是指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...
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凡尔登...
第一次鸦片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...
文艺复兴是指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...
高僧鉴真,不畏艰险,东渡日本,...
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...
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晚...
半殖民地是指国家和民族独立主权...
甲午中日战争,是指19世纪末日本...
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创新的智慧成...